写在前面
今天是母亲节。我们在五一劳动节时,发起了一个活动——在五一假期,让大家带着妈妈去体验剧本杀,我们报销门票。
很多人都觉得剧本杀是年轻人的娱乐活动,但有时候它也能意外地成为一个联系亲情的方式。我们和父母辈两代人的成长背景及经历不同。你有想过带着父母去体验剧本杀吗?趁着这次活动,我们采访了带着妈妈去体验剧本杀的读者胖叔和齐齐。
一
我是一个前DM
妈妈从来没理解过我的职业
以下是读者胖叔,一个前DM,现剧本发行从业者的自述。
我叫胖叔,现在是一个剧本杀的发行从业者。当时是从19年开始接触到剧本杀这个行业,玩得多了就越来越喜欢这个行业,于是干脆辞职成为了剧本杀行业中的一员。
从玩家身份变成DM,再成为现在的发行。可以说是一个真实为爱发电的案例。
在五一的时候看到小黑探公众号上的活动,当时就觉得挺有意思的——还有这种亲子活动吗?哈哈。就尝试着跟妈妈提了一下这件事,带她去玩剧本杀。
妈妈的第一反应其实是不愿意去的,因为她觉得应该会是一个很无聊的事情,在以前做DM的时候,她就非常不理解我的工作。
DM实际上就是一个日夜颠倒的职业,看客发车。家里人就会觉得,你是在做什么样的一个工作呀,怎么要日夜颠倒?
也因为妈妈是公务员,一个性格很果断的人,做公务员性格的人都比较严谨和看中铁饭碗的职业。所以最开始我做DM的时候,在家人眼里,这基本上是一个没有办法被理解的职业。
最后,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妈妈终于答应了和我一起去体验剧本杀。我的心情反而变得奇妙起来,一方面很期待通过这件事让妈妈理解我,另一方面又怕这件事“翻车”的紧张感。
我们约的是晚上七点钟的场次,去玩的本子是《回家》。妈妈玩的角色是王安安,总体过程还是蛮顺利的。因为妈妈本身自己就喜欢看书、看电影,有阅读的习惯,所以在读本这件事上没有什么问题。
但我没想到,妈妈玩哭了。《回家》讲的是上一个年代的本子,可能就比较贴近当时他们上一代人的这个状态。
这个本身就很像一个文学作品,批判现实,有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还休泪先流的感觉。在后面剧本的沉浸环节,妈妈逐渐的融入到了剧情里面,可能代入感比较强,再加上整体的环境和气氛下,妈妈就动容地哭了。整个玩本过程4个多小时,结束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
回家的路上妈妈跟我说——原来剧本杀跟她想象中的并不太一样。因为我之前从事DM工作,她平时也会看《明星大侦探》之类这样的综艺,试图去了解我。
“线下去门店玩本,跟在电视上看综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嘛,线下玩本更'正经',感觉都不是一个东西。”听到妈妈这样说,我心里感到是很欣慰的,心想着还好感受都很不错,没有翻车。
也因为这几个小时,我明显得感受到了一场剧本杀拉近了我跟妈妈的距离。而妈妈也因为这次活动,逐渐打消了以前对剧本杀的偏见。
更理解整个剧本杀从业者的工作内容——原来不是她想的什么“不三不四”、“没有营养”的工作。如果还有机会,我还会再带妈妈去玩剧本杀。
二
“我们两代人,一去玩剧本杀”
在小黑探看到母亲节活动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无论中奖与否,都一定要带妈妈去体验一次剧本杀。一来是五一小长假旅游不了,怕她无聊,二来是实在想让她理解剧本杀带给我的含义。
好吧,以上都是我马后炮说的原因。
真实情况是母亲在我提出来带她玩剧本杀的时候,她几乎是下一秒就答应了说好,我很意外。妈妈说她们小时候是在老家的巷子里,和周围几条巷子里的邻居一起玩。但是我们这代互联网时代出生的人,已经不一样了。
她说:“你们这代人的'巷子邻居'好像在这种门店里,我去看看。”我们一起去玩了《在人间》,她在里面扮演了一个老奶奶的角色,最开始我本来是想说让她更理解我的爱好。
但当妈妈进入这个角色的时候,我不知道这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我当时就很想哭,仿佛她真的老了一样。
这是一个6人情感沉浸本,作者的文笔较细腻,写了三代人的生活和感情,现在想起来真是选对了。最开始妈妈还有点紧张,但在读完本之后,她明显开始放松了下来,并逐渐进入游戏当中。
另外,玩本的时候我意外发现了妈妈的逻辑其实蛮清晰的,这是以前没有发现的一个点。
4个小时后,剧本结束了,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满怀感动,包括我和妈妈在内。我没有看到妈妈流泪,但我自己去厕所偷偷哭了一会。
回去的路上我们各自沉默了大概10分钟,然后我们开始了一段久违的交心谈话。妈妈说得很简单,但是我当时眼泪又流下来了。
妈妈说:“这个游戏挺不错的,以后你去玩我不会再拦着你了。”在这个时刻我抬头看了几秒天空,心想着这个本的名字是《在人间》,我确实体会到了在人间的感受。
没想到吧——剧本杀也能是现代年轻人和父母辈的新交流方式。和父母一起去玩剧本杀的机会可能不多。但一旦踏出了这一步,就有可能获得全新的亲情体验。
今天是母亲节,你和妈妈一起做了什么事情吗?有机会的话,不妨也带着父母一起去体验一下剧本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