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有人说,剧本杀就是Z时代(1995-2009出生的人)的KTV,作为一种新型的娱乐方式,剧本杀已经涌入了年轻人的生活当中。
前阵子,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称:社交类游戏是13岁后孩子的必修课一闻冲上了微博热搜榜单。
专家表示:13岁以后,社交类游戏(如线上剧本杀、cosplay)是孩子的必修课。青少年可以在这种需要深度参与的社交类游戏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和合作,探索自己的价值取向。
其实,除了成年人之外,也有不少初高中的青少年也会去体验剧本杀。为了探索青少年在剧本杀中的玩本情况,我们采访了几个门店,一起来看看吧。
一
剧本门店中,青少年玩本情况怎么样?
店家Q&A Q1:青少年玩家在门店大概占比多少? 【大头发行工作室】:占门店玩家群体的20%-30%(平时周末/节假日)暑假和寒假这些长假期间,占比会达到60%-70%。 【喜剧之王剧本杀&一二亖工作室】:13-18岁的玩家占比能有10%-20%。 【koi推理社】:占门店玩家群体的20%左右。 Q2:青少年玩本有什么特征? 【大头发行工作室】:青少年玩本的特征多会选择欢乐>恐怖>机制阵营>硬核>情感,并且不喜欢选阅读体量太大的以及时间太长的一些剧本,学生玩本也不会跟你讲价之类的,反而讲价的更多是成年人,不过几乎每家店都会有专属的“学生证的优惠活动”。 【koi推理社】:占门店玩家群体的20%左右。第一印象就是老实,他们一般都是自己拼好车来的 ,而且玩的时候会男女分开讨论,如果男生讨论的比较火,那女生就会比较沉默,反之一样,也不会一直去玩手机。 【喜剧之王剧本杀&一二亖工作室】:玩本大多数是以欢乐本和微恐本为主,偏推理,而玩情感本的大部分都是16-18岁的玩家。 Q3:青少年玩家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喜剧之王剧本杀&一二亖工作室】:青少年玩家更有表现欲和胜负欲。 【大头发行工作室】:店内有遇到过一些很厉害的青少年,逻辑清晰,推理很厉害的,扮演凶手角色丝毫不慌不乱,一直在迷惑大家,最后成功隐藏;或者是机制阵营本一直在欺骗别人,得到mvp。 【koi推理社】:还是有让dm觉得不错的青少年玩家,无论是推理还是欢乐这些,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 Q4:他们一般是自己整车预订还是随机和成年玩家一起拼车? 【喜剧之王剧本杀&一二亖工作室】:16-18的玩家会和其他人拼车,13-16的玩家基本都是同学自成车。 【大头发行工作室】:一般是自己整车预定,学生自己找同学6-7个还是很容易的,如果有拼单的时候告知4=2——我们4个是16-18岁的,希望小管家给我们拼同龄人一起玩。我们也会帮拼,并且说明情况,也会有同龄的人一起加入玩,不过给青少年拼单的情况比较少,整车居多。 【koi推理社】:基本是自己拼好车过来。 喜剧之王剧本杀&一二亖工作室 Q5:有没有发生过成年玩家不愿意和青少年一起组局的情况? 【大头发行工作室】:有一次是4个16-17岁的高中生,然后拼了3个20多岁的,两边都到店了,3个成年人不愿意跟4个高中生玩,跳车了,最后我们安排dm补位玩了一个剧本。从那次后,我们拼单的时候只要看到头像或者朋友圈或者在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察觉到对方是学生,小管家都会多问一句年龄之类的,避免这类事情发生(很多成年人都不愿意跟初高中生一起玩)。此处没有针对所有喜欢剧本杀的学生群体们哈,只是年龄差不多的一起玩可能大家游戏体验感会更好,跟年龄跨度大的一起可能会放不开,有代沟。 【喜剧之王剧本杀&一二亖工作室】:有,但是都是针对13-16的玩家,16以上的就很少发生这种事了。 【koi推理社】:当然有,我们也会尽力不找成年人和青少年一起玩,有些青少年可能会更放不开玩,然后成年人觉得和青少年玩太简单或者太幼稚没意思吧。 koi推理社 Q6:对青少年玩家的一些观后想法有哪些? 【大头发行工作室】:其实现在剧本杀年龄越来越小,记得刚进圈的时候根本没有小学生,初中生这种,高中生都很少见。现在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青少年车队,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喜欢剧本杀,爱上剧本杀是我们最高兴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每一个剧本的质量,所有剧本应该标记适合年龄段玩家,这样玩家会一目了然。 【喜剧之王剧本杀&一二亖工作室】:青少年玩家还是比较有创造力的。
二
青少年剧本杀、血染儿童版
都在开发路上
在剧本杀行业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得同时,青少年/儿童剧本杀也在开发的路上。从店家的采访回馈来看,青少年的玩家比例大概在不同门店,占比在10-30%左右。作为一个有无限可能的推理游戏,剧本杀的年龄范围其实正在不受限制地在逐步发展中。
青少年玩剧本杀?会不会带坏青少年?剧本杀是不是更适合“成人”?
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我们不能“一刀切”地去看待,不要小看青少年的接受和判断能力,针对小龄的青少年有特定的专属青少年剧本;也不要小看剧本杀本质上的推理逻辑锻炼能力。
剧本杀对于青少年学生的积极作用——沉浸式的演绎交流,能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剧情阅读有助青少年的文字感知能力,锻炼思维。按剧本情节说台词、做演绎,充满不确定性和未知感的“剧情走势”也能加深对阅读的专注和理解。
另外一点就是能起到有效的心理疏导作用,“剧本杀”创造的虚拟场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让人放松现实琐事。
那么青少年的剧本游戏又有怎样的可能呢?
其实,专门为青少年/儿童创作剧本的发行和作者已经有了,比如剧有料发行工作室的儿童亲子类推理还原剧本《消失的红宝石》;全国首创青少年禁毒题材剧本杀《虎门风云》;青少年剧本杀体验式普法活动品牌——《以身“释”法》等。
甚至,连现在热门流行的《血染钟楼》设计师都表示:血染儿童版,已经在开发的路上。并且儿童版的血染将会是没有恶魔,没有黑暗,但游戏机制仍然能运转的适合儿童玩的血染版本。
写在最后
剧本杀是一项娱乐游戏的同时,它也是一个十分锻炼脑力的活动,因此赋予了它更多广泛的发挥空间。
对于青少年/儿童剧本杀,最关键的是规范其内容,不仅要发展未成年的专属剧本,也要发挥出剧本杀的积极作用。
就在最近,剧本杀在日本也开始火热了起来。在剧本杀走向国外的同时,它在国内发展的道路也越来越多元化起来。